来源:滨海新区公安局官网
发布时间:2024-05-23 15:06:48
阅读量:人
2023年11月6日发布的《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户籍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落户滨海条件放的很宽,毕业生、在校生、打工者、企业职工等全覆盖。既要高端人才、也需要产业人员、服务人员等基层人员。这一次,滨城落户可以说很接地气,且是立体式的,拆掉“门槛”,拥抱更多年轻人。当下,落户政策一放再放,曾经被挡在门外的人,[从被动角色]变成[主动选择]的那方。下文就为各位整理汇总天津滨海新区人才落户政策的相关内容!
天津滨海新区人才落户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在“滨城”落户(区教体局、区公安局)
(一)申请条件
符合条件的本市范围内全日制高职及以上院校的毕业生、在校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可在滨海新区落户。支持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直系亲属通过投靠方式落户。
(二)申请材料
1、个人申请(承诺无异地社保记录);
2、《居民身份证》;
3、申请人常住人口登记卡(不含首页);
4、学校在学证明或毕业证;
5、学历认证(涉及毕业生);
6、落户在滨海新区本人或者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证(本人或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及亲属关系证明;
7、在滨海新区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户口在本市全日制高职及以上院校集体户的在校生、毕业生,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提交以上材料,手续齐全,当场办理;本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申请投靠的,按照天津市现行户口政策办理落户。
鼓励新区产业工人在“滨城”落户(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一)申请条件
在滨海新区正常经营的企业工作,且该企业正常连续为申请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同期外省市1年无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由个人和企业共同提出申请,可在滨海新区落户,其中,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直接落户(不得注册高中及以下学籍),超过35周岁的须在滨海新区有合法稳定住所。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落户承诺书;
2、《居民身份证》;
3、《天津市居住证》;
4、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5、本市社会保险缴纳凭证;
6、落户在滨海新区本人或者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证(本人或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及亲属关系证明;
7、落户在单位集体户的,提交单位集体户口首页,单位同意落户证明材料;
8、在滨海新区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1、申请人所在企业在公安民生服务平台按规定注册并填报企业正常运营保证书后,网上提交申请人相关材料及邮寄信息;
2、滨海新区教体局、各开发区和泰达街相关教育部门进行高中及以下学籍审核;
3、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各开发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当前存续状态、企业基本登记信息进行审核;
4、滨海新区人社局、各开发区相关人社部门进行在该企业就业及近1年社保缴费情况审核,并对同期异地社保缴费情况进行审核;
5、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各开发区相关产权登记部门对不动产权证进行审核;
6、滨海新区公安局对犯罪记录、居住证签注、亲属关系情况进行审核;
7、经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和泰达街相关部门联审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打印并邮寄《准予迁入证明》。
鼓励京津冀协同重点企事业单位员工落户(区商促局、区人社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一)申请条件
经区政府或各开发区管委会集体研究认定并签订框架协议的北京等外省市整体迁移企事业单位,支持随企业迁来的已在该企业工作满一年的在职职工在滨海新区人才集体户落户,支持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通过投靠方式在滨海新区落户。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落户承诺书;
2、《居民身份证》;
3、《天津市居住证》;
4、社会保险缴纳凭证(在外地总部上社会保险的提供异地社会保险凭证);
5、直接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1、申请人所在企业在公安民生服务平台按规定注册并填报企业正常运营保证书后,网上提交申请人相关材料及邮寄信息;
2、滨海新区商促局或各开发区管委会对企业与区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的框架协议进行审核;
3、滨海新区人社局、各开发区人社部门进行就业认定和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审核;
4、滨海新区公安局对犯罪记录、居住证签注情况进行审核;
5、经区商促局、区人社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相关部门联审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打印并邮寄《准予迁入证明》。
鼓励在“滨城”创业的企业原始法定代表人落户(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区税务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一)申请条件
在滨海新区创业的企业原始法定代表人(不得注册高中及以下学籍;在外省市同期1年无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累计缴纳个人所得税5万元以上,且该企业聘用5名以上就业人员(企业为其正常连续缴纳1年社会保险费且同期无异地社会保险费缴纳),支持其落户滨海新区合法稳定住所或人才市场集体户。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落户承诺书;
2、企业原始法定代表人《居民身份证》及5名就业人员《居民身份证》;
3、《天津市居住证》;
4、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5、个人所得税纳税凭证;
6、企业原始法定代表人及该企业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纳凭证;
7、落户在滨海新区合法稳定住所的需提交不动产权证(本人或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及亲属关系证明;
8、在滨海新区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1、申请人所在企业在公安民生服务平台按规定注册并填报企业正常运营保证书后,网上提交申请人相关材料及邮寄信息;
2、滨海新区教体局、各开发区和泰达街相关教育部门进行高中及以下学籍审核;
3、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各开发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当前存续状态、企业基本登记信息进行审核;
4、滨海新区人社局、各开发区相关人社部门进行员工在该企业就业及近1年社保缴费情况审核,并对同期异地社保缴费情况进行审核;
5、滨海新区税务局、各开发区相关税务部门对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进行审核;
6、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各开发区相关产权登记部门对不动产权证进行审核;
7、滨海新区公安局对犯罪记录、居住证签注、亲属关系情况进行审核;
8、经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区税务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和泰达街相关部门联审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打印并邮寄《准予迁入证明》。
鼓励为“ 滨城” 贡献者落户(区工会、区团委、区人社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妇联、区公安局)
(一)申请条件
在滨海新区工作、生活的外省市人员,获得滨海新区区级及以上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技能大师、三八红旗手、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可申请在滨海新区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或人才市场集体户落户。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落户承诺书;
2、《居民身份证》;
3、《天津市居住证》;
4、荣誉证书;
5、落户在滨海新区本人或者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证(本人或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及亲属关系证明;
6、落户在单位集体户的,提交单位集体户口首页,单位同意落户证明材料;
7、在滨海新区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1、申请人在公安民生服务平台上按规定实名注册并网上提交相关材料及邮寄信息;
2、滨海新区总工会、团委、人社局、妇联、公安局对区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分别进行审核;
3、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对不动产权证进行审核;
4、滨海新区公安局对犯罪记录、居住证签注、亲属关系情况进行审核;
5、经区总工会、区团委、区人社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妇联、区公安局等部门联审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打印并邮寄《准予迁入证明》。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天津积分落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想快速落户,可通过 【在线咨询】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
本文转载自:滨海新区公安局官网
原文网址:https://gaj.tjbh.gov.cn/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落户政策:收养登记落户办理指南
09-18天津落户政策:补发、换发《准予迁入证明》
09-18天津落户政策:补发、换发《户口迁移证》
09-18天津落户政策:国内出生婚生子女户口登记办事指南
09-18天津落户政策:非婚生子女随母出生户口登记
09-18天津积分落户常见问答
天津落户今年最后一次机会?
2025天津积分落户倒计时!上半年申报4月30日截止,下半年7月开启。居住证、社保、110分门槛缺一不可!一文速通申报时间表、条件自查表,错过再等半年?抓紧上车!
无房也能落户天津?
2025天津落户倒计时!无房一族可申集体户,单位 公共服务机构双通道,子女随迁、离职无忧。避开居住证地址错误、社保双缴等雷区,一文教你冲刺天津户口!
天津落户积分不够怎么救急?
天津积分落户竞争激烈,2024年超2万人申报仅1 2万人通过。针对积分不足、外地社保无效等常见问题,本文提供突击考证、优先办理技能证等提分方案,助力申请人高效冲刺落户资格。
天津积分落户,你达标了吗?
天津积分落户申报进入最后12天,4月30日17:00截止。需满足户籍、居住证、社保等5大条件,积分建议按110-115分准备。本文详解申报时间轴及核心要求,助力高效提交。
天津落户这些坑你踩过吗?
天津落户新手常因社保、备案、材料等问题困惑。本文聚焦三大高频疑问:无社保能否办居住证、备案后房东是否需缴税、材料不全能否代办,并解析居住证与备案对落户的叠加价值,助力申请人高效避坑。
天津搬家迁移立户业务如何办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天津搬家迁移立户业务的办理流程,包括线下办理和线上预审核的步骤,以及所需满足的受理条件,为需要办理户口迁移的市民提供了清晰的指导。